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备考干货
2022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10月31日)
2022-10-31 00:00

1.《教育法》规定,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要形式是( )

A.校务委员会

B.教师工会

C.教师协会

D.教职工代表大会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2.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不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的行为( )

A.是自己家的事,别人无权过问

B.是孩子自己的事,孩子说了算

C.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D.是国家的事情,国家应该其入学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八条中规定: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故本题选择C。

3.目标管理是一种以( )为中心的管理。

A.上级管理

B.自我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目标管理模式。目标管理的理论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管理方式转变为自控式管理方式,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目标管理法是彼得·德鲁克提出用于企业绩效管理、考核管理者对组织的贡献的方法,借用于班级管理就是要使一个班级形成一个同心同德的集体,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既定目标。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为干扰选项,没有上级管理这种说法。

C选项,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D选项,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B。

4.常用于衡量一个班集体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

A.群体舆论

B.群体凝聚力

C.群体规范

D.群体压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集体的形成培养。建立一个的班集体,首先,教师要非常清楚地了解班集体凝聚力的真实情况;其次,教师要帮助班集体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形成认同感;再次,教师要引导所有学生以成为群体成员而感到自豪,从而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要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从而形成力量感。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群体舆论是指大多数成员对某一种行为的共同评判,当某些成员的言行举止与群体规范相偏离和矛盾时,人们便会根据群体规范对其进行判断和结论。这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共同意见具有制约个人行为的作用,群体舆论的出现是以群体规范的存在为前提的。班级存在群体舆论并不代表这个班集体已经建立。

C选项,群体规范是指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教师主要注意正式规范的形成,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教育的结果。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使学生产生从众心理。通过形成群体规范,为学生的课堂行为指明方向和划定范围。但是群体规范的形成,并不代表学生内心对班级形成原则和规则的认同。

D选项,群体压力是指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的一种对其成员心理上的强迫力量,以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群体压力不是命令,它并不强制个体改变自己的行为,但它对于个体来说,却是一种难以违抗的力量。班级中存在群体压力,学生可能并不是主动遵循班级制定的规则,所以并不代表班集体建立。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

5.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创新教育理论

D.生活教育理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依据。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有:(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B选项,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C选项,创新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实施创新教育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D选项,生活教育理论属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但并非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

 

课程推荐:

2022年教资笔试冲刺课程

2022年OMO教资笔试

2022年OMO教资笔试(含学科)

......

欲了解更多详细课程,请咨询客服!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