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师资格证> 备考干货
2022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11月18日)
2022-11-18 00:00

1.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B.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

C.德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答案】D

【解析】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这一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1914年7月奥匈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开始,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2.《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下列哪一个故事出自《山海经》( )。

A.女娲补天

B.哪吒闹海

C.牛郎织女

D.愚公移山

【答案】A

【解析】《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山海经》还记录了一系列寓言故事,例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哪吒闹海”出自许仲琳的《封神演义》。“牛郎织女”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早的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写成的《荆楚岁时记》里描述了该传说。“愚公移山”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故本题答案为A。

3.因开拓了原子核反应而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的是( )。

A.李比希

B.波尔

C.张青莲

D.卢瑟福

【答案】D

【解析】卢瑟福,19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天才物理学家,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被称为近代原子核物理学之父。

4.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是( )。

A.阅读课程标准

B.研读教材

C.整合教材资源

D.学习《教师教学用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备课的中心环节。教师要轻松自然地上好每一堂课,首先要做的就是吃透教材,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才能自由驾驭。因此,教师要想备好课必须要研读教材。研读教材是备好课的基础和核心环节,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前提。本题正确选项为B。

A选项,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规定了学科的性质、教学目标等。作为教师,必须了解课程性质演变、掌握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提供的评价建议是备课的重要参照。

C选项,整合教材资源是指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达到优化教学。

D选项,《教师教学用书》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专家、学者依据各科大纲及教材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共同编写,是广大教师备课时的首选用书。然而《教师教学用书》更多的是侧重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应正确借鉴,合理运用。

ACD选项均属于备课的内容,但并不是核心环节,与题干表述不一致,故本题选择B选项。

5.王老师是个经验丰富的历史老师,他每次在每节课结束时,会将本节课主要内容再复习一下,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创新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原则。巩固性原则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中王老师每节课结束都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正是在帮助学生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因此体现了巩固性原则,D选项正确。

A选项,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王老师并没有想办法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创新性原则“创新”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创新性原则”在“教”与“学”两个方面各有不同的含义,在“教”的侧面意味着教师一辈子不能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一生无同课!教师自身的教育设计、教学设计必须不断创新,每位教师从事的都是创造性活动;在“学”的方面,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一个“顿悟”的过程。但很明显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C选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干中王老师并没有在讲解知识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没有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D选项。

 

课程推荐:

2022年教资笔试冲刺课程

2022年OMO教资笔试

2022年OMO教资笔试(含学科)

......

欲了解更多详细课程,请咨询客服!

Copyright 2021 高正创新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9003606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0802004932号